有些人,在遇到挫折和打击之后,就一下子消极堕落、一蹶不振,是因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还是他们的心灵太过脆弱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通过下面这个实验,将会让你知道——人为什么会消极抑郁,甚至因此走向死亡?
哈里·哈洛的绝望之井实验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生物科学的兴起,人们开始相信能够用药物治愈抑郁症,心理学家哈里·哈洛也开始了他最残酷的一个实验。
在深入研究抑郁症之前,哈里想要弄明白抑郁症是怎么形成的——他从猴群中选择了那些才出生三个月左右的猴子作为实验对象。这些猴子打小就在猴子堆里健康成长,有着完整的社会关系,而哈里的目的,就是要打破这种社交关系,让这些猴子产生抑郁的症状。
哈里将小猴子们单独关进了特制的倒三角容器中,容器的顶端被铁丝网封住,底端则有着提供食物的容器,这便是绝望之井的“井”。黑暗的环境和狭小的空间,都让呆在容器底部的小猴子感到非常不舒服,于是这些小猴子开始往上爬,企图逃离这令它们难受的环境。可因为顶部被铁丝网封住了,这些小猴子根本没有机会逃出笼子。几周后,所有的小猴子都放弃了求生,他们都静静的待在笼子的底部,接受无法逃出的事实。
在之后的观察中发现,这些小猴子都换上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症,而哈里也对这些小猴子展开了治疗。在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后,哈里发现,无论是使用药物,还是将这些小猴子放回群体,都无法改善小猴子的抑郁症状,这些小猴子总是远离猴群,经常呆呆的坐在远处,自闭、自残,且对其他猴子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无论是多么活泼好动的猴子,都无法抵御这种努力后毫无所得的绝望。
哈里根据这个实验得出了一个结论:幼年严重且持久的孤立,会导致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而这种影响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这样的故事——马戏团的驯象人仅需要细细的铁链,就能够拴住重达千斤的大象。因为有经验的驯象人会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根铁链将它捆绑在坚硬的水泥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渐渐的,小象就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大。这时大象本可以轻易的挣脱链子,却因为幼年的经历而认为反抗无望,甘心受缚。换句话来说,绑住大象的并不是一根小小的铁链,而是它幼年时没有挣脱的绝望之井。
现在,我们不用担心突然受困于无法逃脱的牢笼,但心灵上的牢笼呢?
现在的教育讲究“分数为王”,在高考之前,衡量你努力与否的标准就是分数。这虽然保证了考核的公平,可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分数,而丝毫不在意孩子在学习上的努力,一句“你这次怎么比上次少考了十分?”就将孩子一两个月在学习上的努力全部抹掉。“考试的难度、孩子的心态、错误的题型”……这些本应该被关注的部分,却很少有家长在意,甚至于有些家长只要孩子的成绩下降,就开始简单粗暴的报各种补习班、没收手机、断掉网线,或者是对孩子一言不发的施加冷暴力。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意志消沉、厌学、辍学,因为他们会感觉自己的努力,别人看不到,就连自己的家人也看不到;遇到困难了,也不敢向老师或者家长倾诉,甚至于破罐子破摔。家长没看见的时候,还能够正常的读书学习,一旦家长开始监督,就消极怠工,拒绝学习。相比于实验中漏斗形的笼子,构建在人心之上的绝望之井,才是真正让人害怕的。孩子一次又一次的想要逃出差生困境,却因为学习方法或是心态问题等因素,而无法取得成绩上的进步,就和绝望之井中不断向上爬的小猴一样,最终只能止步不前。
在多次努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结果后,孩子就会形成了“我读不进去书”、“英语我就是学不会”、“我就是个差生,随便了”等思想。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更习惯于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觉得“是不是自己太笨了?”、“是不是自己天生就不适合读书?”,而不会去思考,“我是不是应该寻求帮助?”、“我是不是应该把困难告诉我的爸爸妈妈?”……
其实,很多孩子不愿意,甚至害怕和父母讲述自己所遇到的困境。但是,很少有人是天生消极且悲观的,因为我们的DNA上就刻着求生的本能。但在品尝的多次努力改变却一无所得的绝望后,没有谁能抵御随之而来的挫败和抑郁。
想要逃离心灵上的绝望之井,除了要理性客观的看待外界给我们的评价外,还应该多和别人进行交流,学会换位思考。如果遇到无法排解压力时,一定要找人倾诉,寻求外界的帮助,并且坚信自己一定可以走出来。
当大象挣脱绑在身上的铁链时,它将再次奔驰于广袤的草原。
当我们挣脱绑在我们心灵上的铁链时,我们必将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