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站在一起”:青少年抑郁症下的家庭教育反思

现在,对很多家长来说,“青少年抑郁症”逐渐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近日,央视新闻蹲点访谈栏目《相对论》记者庄胜春在「蹲点青少年抑郁」采访中,受访者皓然(化名)的故事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其中,皓然讲了自己的一个故事:

一次,皓然期末考试涂答题卡,没用橡皮擦干净,导致机器读错了。老师认为是皓然改了答案。皓然给妈妈打电话:“我说我很委屈很委屈很委屈,但是,老师给她打电话时,她却说是是是,老师我们知道错了”。

“我妈在学校和我之间肯定是选择百分百选择学校的,她一定要应和着老师来说我。”皓然说,“我会觉得没有人站在我的身后,非常痛苦”。

皓然病后,皓然妈妈自学了心理,一直在回头,反思自己和儿子的相处。她告诉记者,之前觉得自己跟儿子的关系一直挺好的,但后来从儿子嘴里听到的,好像并没有自己感觉地那么好,「失落」。

皓然说的“当面对老师的批评,没有人站在我的身后,非常痛苦”这句话,不仅道出了皓然个人的孤独与无助,也映射出许多家庭在教育过程中忽视的重要一环——与孩子“站在一起”

下面,我们将从青少年抑郁症、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及心理学等角度,来和大家探讨一下与孩子“站在一起”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粗浅的建议,希望对有需要的人有所帮助和启发。

青少年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其成因复杂多样。除了遗传因素外,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其教育方式和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表示,在高压的学习环境下,孩子面临着来自学业、同伴关系及家庭期望的多重压力。当这些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时,孩子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兴趣丧失、自我评价下降等抑郁症状。而此时,如果家长不能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反而采取批评、指责的态度,将进一步加剧孩子的痛苦。

【家庭教育中的“站在一起”】

当孩子面临这些压力和外界的一些不理解时,家长此时的态度和应对方式就十分重要了。像上面的皓然妈妈那样,一味迎合老师而不去理解和宽慰孩子,尽管可能已经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却也不站在孩子的一边。所以,最终自以为的较好的亲子关系,变得脆弱和疏远,甚至让孩子患上了抑郁症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在不触犯原则和底线的情况下,家长要学会和孩子“站在一起”,这对孩子的身心成长、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都很有帮助。

1. 理解与共情

“站在一起”首先意味着理解和共情。当孩子遇到挫折或困难时,家长应首先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情绪。正如皓然的经历所示,面对老师的批评,他需要的是妈妈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无条件的附和。家长的理解与共情,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安全感,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2. 倾听与支持

倾听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家长应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家长应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支持,让他们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家永远是他们的避风港。这种支持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和陪伴。

3. 尊重与引导

“站在一起”并不意味着盲目支持孩子的所有行为。家长应在尊重孩子个性的同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当孩子犯错时,家长应以平和的态度指出错误所在,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批评,让孩子感到孤立无援。

【家长如何做到“站在一起”】

了解完上面家庭教育中的“站在一起”的重要性和关键点,但很多家长可能还是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下面,荣教授提出以下这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1. 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家长应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了解青少年抑郁症的症状、成因及应对方法。这有助于他们更准确地识别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注和支持。同时,家长也应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避免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

2.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良好的沟通是亲子关系的润滑剂。家长应定期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情感状况。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同时,家长也应主动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3. 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

面对社会的竞争和压力,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和价值观。通过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应对机制。同时,家长也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

与孩子“站在一起”不仅是一种家庭教育方式,更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深沉的爱。

在青少年抑郁症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家长更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与支持,在成长的道路上勇敢前行。因为无论风雨多大,家永远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