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会莫名其妙地感到焦虑,其实这往往是因为我们习惯性地往坏处想、不会调节情绪,或者心里藏着一些自己都没意识到的负面想法。
这时候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和支持,能有效解决焦虑——只要弄清楚焦虑的真正原因(可能是错误的想法、过去的伤心事,或者不擅长和人打交道等),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下面,这几种心理疗法可以有效治疗焦虑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认知行为疗法(CBT)
认知行为疗法(简称“CBT”)是目前治疗焦虑症最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它的核心思路就是帮你调整那些“想太多”的念头——比如,过分担心坏事会发生,或者把事情的后果想得太严重。治疗师会用一些实用技巧,来帮助你改变对预期伤害的可能性和真实成本的不合理的想法。
一项对41项可靠研究的回顾综述发现,CBT确实比“安慰剂”更能有效缓解焦虑。特别对强迫症、经常性焦虑和突发压力引起的心理问题效果最为有效。
CBT通常用于短期(每周一次,持续3-5个月),关键是集中解决最困扰你的具体问题。
2.催眠疗法
催眠疗法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干预手段,核心在于引导个体进入催眠状态,绕过表层意识防御,与潜意识沟通。此状态下,个体注意力集中、暗示接受度提升,治疗师可助患者探索潜意识中与焦虑相关的深层记忆、情感冲突或负面信念。比如,部分焦虑症患者症状源于童年创伤,虽被意识压抑却在潜意识引发不安,催眠疗法能引导患者在安全环境处理潜藏心理根源,缓解焦虑反应。
同时,治疗师可在催眠状态下植入积极暗示,帮患者建立新认知模式和应对机制,如强化自我效能感、调整负面预期,降低焦虑发作频率和强度。但是,心理专家&催眠导师荣新奇教授强调——催眠疗法效果依赖于患者的个体特质,如催眠易感性、对治疗师信任度和主动参与意愿,因此通常需与其他疗法结合,以达更稳定、持久的治疗效果。
3.接受和承诺疗法(ACT)
人生在世,谁还没点烦心事呢?接受和承诺疗法(ACT)的核心理念在于:与其千方百计地逃避痛苦的想法和情绪,不如学着跟它们和平共处,接受痛苦的想法和感受是人类生存状态的一部分。
ACT可以帮助你提升心理灵活性,教会你以不带评判的方式接纳负面想法和感受。你还能学会即使在痛苦的情绪中,也能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去做选择。
ACT通常与其他疗法配合使用,可在个人或团体环境中进行。它既可以作为短期干预措施,也可以延长至更长时间。
4.暴露疗法
暴露疗法是认知行为疗法(CBT)的一个“分支”,它会逐渐让你接触那些引发你焦虑或恐惧的想法、人、事或物。你会在一个受控且支持性的环境中进行该疗法,从而学会控制焦虑,并减少回避行为。
暴露疗法对于这些情况效果显著:特定恐惧症、恐慌症、社交焦虑症、强迫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
在《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修订版(DSM-5-TR)中,虽然强迫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不再被归类为焦虑症,但这两种心理疾病都往往表现为“高度焦虑”。
5.心理动力疗法
心理动力疗法认为:我们平时很多想法、感受和做事方式,其实是被自己的无意识力量影响着,比如过去的经历和压抑在心里的情绪。
做该疗法的治疗期间,你会慢慢发现这些自己都没注意到的矛盾、情绪和行为,然后学着更清醒地做决定,让生活更健康。
6.辩证行为疗法(DBT)
辩证行为疗法(DBT)是一种结合个体治疗和团体技能训练的心理疗法。DBT可以帮助你改善情绪调节、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BT治疗师会使用正念技巧,例如深呼吸和渐进式肌肉放松,来帮助你缓解当前的焦虑。
一项研究比较了CBT和DBT在68名广泛性焦虑症(GAD)患者中的有效性。研究发现,CBT在减轻焦虑和抑郁方面效果更佳,而DBT在改善情绪调节和正念方面更为有效。
看完这6种治疗方法,可能有人会问:治焦虑症有没有一种万能适用的疗法呢?其实真没有,关键是要找到最适合你情况和需求的那个方法。
比如说,要是你是因为某些特定的人或事才焦虑害怕,那认知行为疗法或暴露疗法可能更管用;要是你觉得是以前的心理创伤导致的焦虑,那催眠治疗或心理动力疗法更适合你。
最后,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亲友正在被焦虑困扰,不妨试试心理治疗。它能帮你改掉那些消极的想法,还能教你有效的实用应对技巧。
心理治疗有很多种方法,只要找到跟你焦虑原因对得上号的、你自己也觉得舒服的方式,效果就不会太差。
参考资料:
1.Afshari B等人(2020年)。辩证行为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情绪调节和正念影响的研究。
2.Carpenter JK等人(2018年)。焦虑及相关疾病的认知行为疗法: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