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母分离,孩子内心世界如何被改变?

近日,网络红人“小英一家”被指疑似曾送走两个年幼的孩子。话题一出便引发激烈讨论,有网友表示:那么小就被送走,孩子长大后心理上会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今天,我们就结合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来说一说,婴儿期被迫与亲密抚养者分离,会对孩子的内心世界产生哪些影响?

依恋理论的核心

在生命的最初阶段,婴幼儿与亲密抚养者之间建立起的依恋关系,不仅关乎情感的满足,更深远地影响着个体未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依恋理论,强调了婴幼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情感纽带的重要性

这一理论认为,安全的依恋关系能够为孩子提供情感的安全感,促进其探索世界的勇气和自我价值感。然而,当这种关系在婴幼儿期被中断时,可能会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

分离的阴影

当婴幼儿被迫与抚养者分离,这一经历可能被解读为不安全的信号,导致他们内心的不安与恐惧。

在缺乏连续性照顾和情感支持的环境下,婴幼儿可能发展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依恋类型:

·回避型依恋:面对分离的婴幼儿可能学会抑制自己的情感需求,以避免再次经历痛苦的分离。他们可能在成年后表现为情感的疏离,对亲密关系保持距离,甚至在需要帮助时表现出拒绝或冷漠。

·焦虑型依恋:另一方面,一些婴幼儿在分离后可能变得极度寻求抚养者的关注和亲近,害怕再次被抛弃。这种焦虑在成年后可能表现为对亲密关系的过度依赖和对伴侣的过度需求,担心失去伴侣的爱。

重塑依恋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早期的分离可能对依恋模式产生深刻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模式是不可改变的。

随着个体的成长和经历,特别是通过与新的、提供稳定情感支持的伴侣或治疗师建立健康关系,回避型或焦虑型依恋模式可以逐渐得到修复和重塑。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或抚养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以促进与孩子之间健康、安全的依恋关系:

1.情感共鸣与交流:与孩子进行高质量的情感交流,包括眼神接触、微笑、模仿和言语互动,这有助于建立情感连接。

2.提供安全的探索环境:鼓励孩子探索世界,同时保持在他们视线范围内,成为他们探索过程中的“安全基地”,但不干扰其探索过程,这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和探索欲。

3.正面的肢体接触: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温暖的拥抱和亲吻,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对他们的爱与支持。

......

重塑依恋模式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需要时间、耐心以及专业的指导。亲密抚养者可以选择以上策略帮助个体修复和重塑依恋模式。

除此之外,个体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与治疗,采用情感聚焦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催眠疗法,以及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学治疗等专业手段来建立 健康的心理世界。

未来的方向

早期的分离虽然可能在婴幼儿的依恋模式上留下烙印,但人类心理的复杂性和可塑性意味着,通过理解依恋理论和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我们能够帮助那些经历过分离的个体,逐步构建更健康、更安全的依恋关系。

深入了解依恋理论及其在婴幼儿分离经历中的应用,我们能够更加敏锐地认识到早期经历对个体成长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为那些可能受到早期分离影响的个体提供支持和帮助,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