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新奇教授从中医角度,对催眠本土化的创新与探索!

2023年10月27日-10月29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举行了“第五届中国催眠师大会暨睡眠健康学术论坛”。

此次大会的主题是:推动睡眠健康发展,助力催眠服务民生。大会邀请了国内外医药学界、心理学界等著名专家,围绕“睡眠健康研究、催眠实战能力发展、技术融合实践、服务经验总结”等多个议题展开学术交流、技术研讨及成果分享。

在大会上,荣新奇教授以一场精彩的主题演讲,吸引了全场目光。他以“心理咨询中的催眠:从‘七情困惑’到‘七情解惑’”为主题,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催眠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和本土化发展方向。

荣教授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分享了催眠的发展历程。他指出,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催眠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催眠经历了许多挑战和质疑,但它仍然以其独特的魅力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和治疗中。

然而,荣教授指出,其实催眠早在我国的中医历史中就有着各种“踪迹”。对此,荣教授分享了在我国的中医历史上,催眠在临床实践中的诸多案例。例如,在金朝张子和的《儒门事亲·内伤形》中说道,有一位富家妇人因为过度的思虑而导致长时间失眠、进食少,在经过催眠疗愈后,她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食欲也恢复正常了;另一个案例是在清朝刘献廷的《广阳杂记·卷四》中,有一个人因为在乡试中考中了举人而过度兴奋、发狂、大笑不止,经过催眠疗愈后,他的情绪恢复了稳定。当然,荣教授还例举了其他案例,这里就不一一讲解了,但这些案例都表明,催眠在疗愈心理问题方面具有独特且显著的效果。

由此可见,荣教授表示,催眠不仅仅是近现代的一百多年历史,它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早已存在,我们可以从诸多中医历史资料中找到它的踪迹,它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更重要的是,它被我们的古人很好地融入到了中医的治疗中,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心理诊疗方法。

然后,荣教授从中医的情志理论出发,将其与近现代的诸多心理学家的情绪理论学说相比较、融合,从生理、病理和应用等层面,阐述和论证了中国的情志理论模式(即“七情模式”)的普适性。

在此过程中,荣教授例举了“詹姆斯·兰格的机体知觉理论”、“坎农·巴德的感官-丘脑-神经反射学说”、“阿诺德的评定-兴奋理论”、“沙赫特和辛格的生理-认知-环境理论”和“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指出了西方情绪理论模式的不统一和不完善。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并结合我们自身的优势和长处,将两者融合,发展出属于我们自己本土化的情绪理论和心理疗法。

由此,荣教授提出了“七情解惑的基本范式”,并从“五行理论相克模式”、“艾瑞克森资源故事模式”和“变通情胜模式(非五行模式)”三个角度出发,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案例,阐释了七情解惑的心理干预理论模式。

随后,荣教授还向大家介绍了“七情解惑用于临床催眠的规范与方法”,创新性地将中医情志理论中的七情模式与催眠相结合,发展出符合中国特色、贴合实际应用的新型催眠方法。这种新的催眠方法给参会的专家和心理咨询师带来极大的震撼,给大家在催眠的学习和应用上带来一种全新的角度和探索,也为催眠在中国的本土化探索道路上指出了一个较好的方向。

荣教授还强调,我国的心理行业从业者在催眠本土化的探索道路上,一定要坚持“继承与发扬”,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才能更好地将催眠“本土化”,发挥催眠的作用和效果,绝不能照搬照抄、一成不变!我们不仅要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理论,还要勇于创新,结合我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寻找催眠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结合点,发挥催眠的独特作用和效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我国的心理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荣教授的话语让参会的专家和心理咨询师都深受启发——要想将催眠本土化,必须要有包容和开放的心态,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经验和理论,同时也要保持对催眠本质的敏锐洞察和深刻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推动心理事业的发展,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好的心理服务和支持。

在演讲结束后,荣教授接受在场专家和心理咨询师的提问和交流,他耐心地回答了大家的问题,并分享了自己在催眠和心理咨询中的案例和经验。他的精彩演讲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和高度评价。

总的来说,荣新奇教授在第五届中国催眠师大会上的演讲,为我们展示了催眠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和价值。他的独特的经验和见解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催眠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