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不断传来学生自杀的消息,就以今年(2020年)来举例:
2020.04.26
安徽知名高中巢湖一中,一名17岁高一男生,因学习压力太大,跳楼自杀身亡。
2020.04.26
在安徽省郎溪县某中学的开学日中,七年级女生刘某某在搬宿舍时,突然从四楼阳台上后仰坠楼,重伤身亡。
2020.04.13
江苏无锡,一名12岁的女孩,在开学第一天竟跳楼自杀,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2020.04.13
安徽合肥,一名15岁学生因学习问题与父母发生争吵后,爬出阳台扬言要跳楼。幸好被派出所营救。
2020.04.12
陕西商洛,一初三女生,从教学楼三楼跳下,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2020.04.07
江苏南通,一名15岁初二男孩从19楼坠落,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
这些只是众多“案件”中的“冰山一角”。在旁人看来可以承受的挫折,在孩子身上却最终转化为不可挽回的极端后果。许多人不禁会问:孩子们为什么要以如此轻忽的态度对待生命?学生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家庭和学校用心呵护培养的孩子,其心理承受能力却这么“不堪一击”?
众多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学习压力”是中小学生自杀的首要因素。同时,36.5%的自杀案例发生在学生家中或所居住的小区,30%发生在学校。可见,大多数中小学生自杀具有突发性,而师生冲突、家庭冲突、学业压力、自杀概念模糊为四个主要成因。
第一类:师生冲突
在分数指挥棒下,老师被“成绩指标”压迫,导致教师的压力焦虑症,这种压力最终传导至学生,使他们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第二类:家庭冲突
在家庭冲突导致的中小学生自杀案例中,首要因素还是因为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度关注。在分数指挥棒下,家长同样是被压迫者,但同时也在压迫着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自身已经充满了压力,在这之上来自家庭的加压稍有不慎就会压垮他们。
另外,家庭内部的冲突和矛盾,包括紧张负面的家庭内部关系、过度的溺爱、过度的打击和伤害孩子自尊心等也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引发心理问题,最终产生自杀意念和行为。
第三类:学业压力
在众多中国中小学生的自杀案例中,最典型的自杀是长期学习压力导致的瞬间崩溃,自杀的诱因不过是最后一根稻草。中国孩子的学习任务是超负荷的,这必然引发思维短路、冲动、脆弱。这三者是“自杀”的向导,将中小学生带入死亡。
第四类:自杀概念模糊
对死亡的无知、生死界限的模糊是中国中小学生自杀的另一种类型。死亡对于他们而言,是去到另外一个世界:虚拟的网络世界营造了一个生死可以来回转换,人死后可以实现时间穿越的神话,仿佛死亡是一个通道,通到一个没有烦恼的世界,只有在那个世界里才能实现自己的心愿;更有甚者相信“人死后能够复活”的谬论。既然生死是相通的,对一些中小学生而言,死也就并不可怕,甚至是逃避困难和压力的最好方式。
当然,引发孩子自杀的原因远不止上述的四种,这里只是罗列出引发孩子自杀的几种主要因素,而我们的家长、老师和社会其他人士需要从中不断反思,到底怎样教育孩子,才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
生命并不是生而脆弱,正确的教育可以让生命坚强而伟大。如何开展正确的心理教育、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不但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教育研究机构和社会各界也要加强研究和探索,尽快让我们的教育体系补齐心理教育、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短板,不是只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应试教育上。唯有此,我们才能让孩子坦然而自信地面对生活,用笑容迎向充满阳光的未来。
推荐阅读:抑郁,不是大人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