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是孩子宣泄悲伤情绪的途径

小孩子哭,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生病难受、任性、粘人……因为这些哭也就算了,可“动不动就哭”和“莫名其妙地哭”真的让父母们束手无策,就像下面的轩轩:

轩轩6岁了,上幼儿园大班,可是依然特别爱哭:腿上摔出一个小口子,哭;和小朋友起争执,哭;被老师或爸爸妈妈说了几句,哭;有时甚至给他盛的饭多了一点,吃不完,也哭....并且哭起来还没完没了,让人感觉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

“真不像个男子汉!”爸爸每次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天天哭,就像个小姑娘似的!”被轩轩哭得心烦意乱的爸爸有时候会训斥轩轩,可是除了使他流出更多的眼泪之外,根本没有什么效果。

妈妈当然不会像爸爸这么简单粗暴,她会给轩轩讲道理、读故事,比如《勇敢的小刺猬》、《英雄舒拉的故事》、《胆小的花母鸡》等,有正面的例子,也有反面的故事,希望轩轩能够变得勇敢坚强一些,不要动不动就掉眼泪。可是依然收效甚微。轩轩听故事的时候听得津津有味,可哭起来还是不管不顾、无休无止。

“这孩子,这么喜欢哭,今后该怎么办呢?”妈妈忧虑地想着,不禁为轩轩的未来感到担忧。

孩子爱哭,是一件令父母头疼的事情,尤其是当孩子没完没了地哭泣时,更会令父母心烦意乱。有有些脾气急躁的家长,会像轩轩的爸爸一样,大声斥责孩子;有些家长会用哄骗的方法,试图让孩子安静下来;也有些家长会像轩轩的妈妈一样,想用讲道理的方式让孩子不再哭泣。但结果发现,这些方法均不太奏效,有时甚至会让孩子哭得更加厉害。

儿前教育专家认为,“哭”只是孩子行为的结果,并非原因。孩子哭,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身体不舒服, 二是情绪不佳,三是用哭闲来达到某种目的。如果是前两种原因,需要家长的理解与安抚。尤其是年幼的孩子,由于表达能力有限,他们常常习惯用哭泣来“通知”大人自己身体以及心理上的不舒适;如果是第三种情况,家长不必过于在意,否则不但无法改善孩子爱哭闹的毛病,还会让孩子变本加厉,习惯性地把哭当作武器来“要挟”家长。

当孩子因为一点小事而哭泣时,大人常常会不耐烦地说:“哭什么哭?哭能解决问题吗?”的确,哭无法解决问题,在大人看来,哭泣似乎毫无用处。但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哭泣并非全无益处,当孩子心中充满悲伤痛苦时,让孩子通过大哭流泪的方式,将悲痛的情绪发泄出来,反而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一件好事。大人应该也有这样的感受:当心中悲伤难抑时,如果强行将伤痛埋在心里,心情会更加糟糕,情绪会更加低落;而假如放声大哭一场,哭过后身心就会觉得轻松,压力就会减轻,悲伤就能得到释放,情绪也因此能稳定下来。

有专家指出,通常爱哭的人比不爱哭的人心理更健康。因为哭泣是一个发泄口,将内心的不良情绪发泄出来,有助于维持心理的健康与平衡。因此,当孩子大声哭泣时,请不要盲目地制止或指责孩子,而是要搞清楚孩子哭泣的原因,给他一个温暖和宽容的怀抱,接纳他的悲伤,倾听他的痛苦,然后再和他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推荐阅读:孩子不讲道理?多是情绪暴怒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