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中是否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小玥和小桐是楼上楼下的邻居。小玥的父母都是大学毕业生,现在都是大学老师;而小桐的父母文化程度比较低,靠个体经营发家致富。两个孩子在同一所小学上学,小学又分在同一个班级,从此,数落孩子就成了小桐家的“家常便饭”。

“你看看你,写字写得像狗爬一样,你再看看小玥的字,多工整、多漂亮!”、“人家小玥又考了100分,你才考了95分,刚上小学就比别人差,以后功课难度大了,你还跟得上啊!”、“听说小玥作文竞赛得了全校第一,你呢?你就是得个第三名,也能让我们脸上有光啊!”……

天天听到这样的数落,小桐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也越来越不爱说话了。有一次,小桐妈妈当着小玥妈妈的面又数落小桐,小玥妈妈听不下去了,说:“你们家小桐也很棒啊,上次绘画比赛不是得了一等奖吗?”“那个有什么用啊!”小桐妈妈叫了起来,“她就是在这些跟学习无关的事上最来劲了!又不能当饭吃!什么时候她能在学习上跟你家小玥一样有出息就好了。”说完,她又叹气:“不过也怪不得孩子,你们两口子都是高智商人士,我和他爸就是粗人,文化程度低,孩子智商自然不如你们家孩子。”听了妈妈的话,小桐的眼泪在眼眶中直打转,默默地转身走开了。从那以后,无论什么竞赛、比赛,小桐都不愿意参加了,也不愿意和小玥做好朋友了。

小桐畏惧竞赛、比赛,不愿意和小玥做朋友,实际上是自卑心在作怪。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不是别人,正是小桐的父母。

各位家长,您有没有做过像案例中“小桐妈妈”这样的事,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来做比较?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曾对1863名家长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8.8%的受访家长表示对孩子有很高期待,57.7%的受访家长坦言会羡慕别人家孩子优秀。现实来看,这样做的家长,还不在少数。

有人说,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然而生活中,有多少孩子,因为父母的过度期待,变得郁郁寡欢?又有多少家庭,因为父母的盲目攀比,变得焦虑不安、鸡犬不宁?

当家长在孩子们身边提到各种各样的“别人家的孩子”时,这些话即便没有明确表达出家长的要求,但是当孩子的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他们已经能感受到家长说话时的情绪以及这些话背后的潜台词:这是家长对你的期待。在这样的话语暗示下,孩子会把不如“别人家的孩子”的过错归咎在自己的身上,把这些负面的情绪和家长的期待打成一个厚重的包袱背在身上。如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背负着厚重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会把孩子小小的自我压垮掉,进而影响到孩子正常的生理、心理发育。

而当家长对孩子抱有的期待过高时,这些期待孩子如果一旦无法达成,这就会为孩子们增添更多的失败体验。如果孩子的失败体验过多,会让孩子对自己产生“我不行”“我无法成功”的自我认知,使得孩子在自我接纳上产生问题,进而严重挫伤其自尊和自信心。这种低自我认知一旦形成,很可能会导致孩子形成自卑心理,限制孩子潜能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谈到“自卑”,文章开头案例中的小桐父母心中也有自卑:因为学历不如小玥父母,所以他们就感觉低人一等,这个从小桐妈对小玥妈妈所说的话中可以看出。而这种根深蒂固的“低人一等”的想法,影响了他们对自己孩子的正确评价,认为小桐理所当然不如小玥,即便是绘画比赛得了一等奖, 那也是“不务正业”。由于看不到孩子的长处,他们总是对孩子不够满意,因此事事否定、指责孩子,最后让孩子萌生出自卑之心。

事实证明,相较于打击和批评,孩子更需要的是鼓励和赞美。自信心的培养应该建立在对自我能力的正确估量的基础之上,过高的估量会导致孩子自负,而过低的估量则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所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和估量自己的能力是树立自信心的基础,但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能力视而不见,甚至挖苦打击,就会让孩子无法了解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自然也就无法树立自信,从而形成自卑心理。

我们都知道,儿童由于年龄和经验的限制,对自身能力无法做出正确的评估,而是习惯于从大人的态度及评价中形成对自我的判断。因此,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勇敢、自信的人,就要毫不吝惜地给于他们表扬和背定,强化孩子对自我长处与优势的认识,多给孩子正面的鼓励,尽量减少对他们的挖苦、讽刺与责骂。

正如纪伯伦所说,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自身的渴望。其实,每个孩子都带着他们各自的模样和色彩来到世上。作为父母,我们始终要拥有静待花开的能力。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多一些引导,少一些攀比;多一些支持,少一些干预。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惟其如此,孩子内在的火种才会被自己点燃;孩子的生命才更有层次,也更为精彩。

推荐阅读:孩子的身心健康,取决于家长的情绪调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