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习得性无助,可以治疗吗?

面对不愉快的情况,正常和健康的做法是执行反应,让情况得到改善。然而,有些人仍是被动地听天由命,认为自己无法控制生活中的事情。习得性无助是对不愉快情况的被动和顺从反应。因此,患者无意消除那些给他们带来不适或困难的刺激。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创伤经历之后,这种经历涉及到采取失败的行动来避免痛苦。

习得性无助的定义

根据美国心理学协会的研究,习得性无助是一种源于反复接触压力源的现象。这些压力因素是不可控制的,会导致人们无法使用他们拥有的可用方法来控制事件。正因为如此,他们学习到他们缺乏对所发生的事情的控制,也就是对环境过程的控制。在中期,这种学习会破坏他们做出改变的动机。

图片

换言之,这是一种心理状态,导致无法对造成痛苦的情况作出反应。这是由于在过去不愉快的事件中执行失败行动的结果。因此,人们学会忍受痛苦,并相信他们无法避免不愉快的刺激。

习得性无助的原因

所有导致习得性无助感的原因都与某种偏见有关,这种偏见让人们相信自己无法控制生活中的事件。这导致了缺乏对某些情况可能造成什么后果的分析。他们相信自己的命运已经确定,无法改变命运。以下是导致这种情况的常见原因。

1、童年的创伤经历

决定这种心理状态发展的因素之一是他们在小时候的经历。如果这个人在童年阶段有过不愉快的经历,而且没有得到任何形式的帮助、安慰或正面的回应,他们很可能会未来面对类似的情况下形成一种顺从的姿态。

图片

2、学习顺从和被动的角色

儿童在童年时期接受的教育是影响这种状况发展的另一个因素。如果有某些情况鼓励被动和依赖的社会角色,就会增加未来发展成无防御力的机会。

另一方面,儿童时期收到的资讯在建立不作为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如果孩子在不断告诉他们他们没有能力或不懂事的人身边成长,那么他们可能会进化成认为自己没有能力的成年人。

3、过度控制的家庭

有些家庭会过度控制孩子。儿童生活在父母或监护人控制周遭事物,并剥夺他们从行为后果中学习经验的环境,更容易受到这种情况的影响。

图片

4、内疚感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内在因素影响习得性无助的发展,例如责任感或内疚感。也就是说,这个人对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感到内疚,并开始相信他们无法改变或避免将来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这样他们会陷入了态度的顺从和正当化,对他们的自尊心和尊严产生负面的影响。这可能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类型有关,这种教育能培养内疚感。

习得性无助会有哪些不良反应?习得性无助对以下情况有负面影响:

动机:缺乏控制感导致动机下降。因此减少应对新情况的尝试。

认知:学习产生正面结果的新反应模式非常困难。此外,这些人可能认为问题是很正常的。

情绪:负面的情绪状态很常见,例如抑郁、焦虑和沮丧。同时也明显缺乏自尊。这种状态持续到个体能控制环境为止。

生理:饮食失调和免疫系统的改变都是生理上的不良反应。

习得性无助的治疗

治疗这种现象的最好方法是经由治疗介入。这种方法的目的是教导患者如何应对特定的情况。新概念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指出,治疗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改变主体对情境的负面归因:经由简单任务的执行,那些在完成某个动作后产生正面结果的任务。让患者也能明白失败不是他们自己的错。

图片

正面情绪的诱导:增强自尊。这样的话,他们会觉得更有能力介入到他们的环境中。

同时,治疗介入可以包括处理过去的创伤事件。目标是让个体经由赋予他们不同的含义来克服这些经历。这样的话,这个人在未来的情况下会产生更多的功能性和正面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