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2岁的小静,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

之前,有一位母亲带着她12岁的女儿(小静,化名)找到荣新奇教授

经过访谈得知——小静读初一,多次用圆规划自己的手腕,在电话里不止一次跟妈妈说,觉得活着没意思,不想上学,也不想在家,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

小静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小静在老家读书,由爷爷奶奶照顾。爸爸妈妈不在一个城市,爸爸远在千里之外,很少过问孩子的事;妈妈工作的城市与爷爷家三小时车程,平均每个月回去一次。

母亲说,小静属于比较省心的孩子,学习挺好,人也安静。只是半年来,常在电话里向妈妈哭诉,说爷爷奶奶管得太多,老是唠叨她“不好好学习”、“爱玩手机”、“爸爸妈妈在外辛苦赚钱都是为了她”等等。母亲每次都是在电话里安慰几句,告诉她不要胡思乱想,爷爷奶奶也是为了她好之类的话语。

直到班主任打来电话,说孩子学习退步很多,且出现自残行为,希望家长重视,母亲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母亲赶紧请假带着小静来到医院检查治疗。正如小静自己推测的那样,她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医生开了药,建议同时做心理咨询。

后来,母亲通过朋友的介绍,朋友向她推荐了青少年心理方面的专家荣新奇教授。于是,她带着小静找到荣教授寻求帮助。

荣教授通过了解和心理咨询后发现,小静之所以会患上抑郁症,其中很大部分是由于父母陪伴的缺失。

一个12岁的孩子,刚刚步入青春期。如果父母能做到有效陪伴,给她足够的接纳与理解,孩子会平稳度过这段艰难时期的。前提是,父母绝不能像爷爷奶奶那样琐碎与唠叨,也不能用“都是为你好”麻痹自己和孩子,而是能够感同身受孩子的不容易。

小静在没有父母督促监管的情况下,能够保持优良的学习成绩;出现情绪问题后,懂得上网查阅资料……这说明她懂事、聪明、敏感、早熟,而她的自残行为很可能是在极度痛苦下缓解压力的方式。

留守、父母关系一般、父亲虚无缥缈、母亲遥不可见、唯一朝夕相处的爷爷奶奶还总是唠叨琐碎,再加上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成长压力……可想而知,她的成长环境多么艰难。

小静在经过多次心理咨询和催眠的疗愈后,抑郁症状得到缓解,整个人也恢复了以往的活力,脸上又出现了笑容,也开始能够正常生活和学习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另外,荣教授在疗愈小静的同时,也在教导小静的父母,教他们该如何帮助到小静。因为光是把小静的抑郁症治好了还不够,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关键在于解决小静“根”上的问题——小静父母的陪伴缺失。如果小静治好后,还是回到以前的生活环境中,小静的父母、爷爷奶奶还是和以前那样去对待她,那么很快,小静的抑郁症就会重新发作,甚至变得更严重。

荣教授表示,在疗愈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时候,还要指导家长该如何正确养育孩子,让家长也要做出改变。因为很多时候,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往往和家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只解决孩子的问题,却不管家长的问题,那么孩子的心理问题和快就会复发。就像把一件脏衣服洗干净以后,又重新丢进脏水里,这等于是没洗,马上又脏了,你得换盆干净的水才行。

后来,通过跟踪回访了解到——小静父母在县城买了一栋房子,母亲在县城找了份工作,父亲也保证每个月回来一次和家人团聚,且已经为孩子办好了在县城读中学的手续。后来,小静搬过来和父母一起生活了,她的抑郁症也没有复发过,学习成绩也在稳步上升。

疫情期间,小静母亲的单位停工,她就在家陪伴小静上网课,照顾小静的作息,与小静交流,也定期与我们保持约谈。

经过悉心陪伴,加上小静有强烈的个人恢复动力,她已完全恢复了开朗活泼的个性,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听到这个消息,真是莫大的欣慰。

一个家庭出了问题,最先跳出来的是孩子。

如果大人真的爱自己的孩子,愿意为了孩子做出改变与调整,愿意为了孩子放下执念与偏见,愿意和孩子一起抵抗生活的风雨,整个家庭向上向好发展将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