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什么是焦虑症? 焦虑与焦虑症有什么不同?
焦虑是一种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担心或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复杂情绪状态。当焦虑出现时,常伴随一些生理的病症,包括心悸、心跳加快、晕眩、唿吸困难、出汗增多、身体颤抖、胃部不适、或腹泻等。其实,每个人都可能因为某些事、人物、或场合的不确定而感到焦虑,例如面对考试或上台表演,这些焦虑常是短暂性的,是对特定情况下可以理解的正常反应,并非是一种精神病。但如果儿童焦虑的程度较严重,而且持续一段时期以致影响日常生活、社交及学习,他/她便有可能患上焦虑症。
7. 常见的儿童青少年焦虑症有哪些症状?
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的焦虑症包括分离焦虑症、恐惧症、社交焦虑症和广泛性焦虑症。分离焦虑症的症状主要是与害怕离开身边常照顾他/她的重要成人(通常是父母或照顾者)有关。当面临分离时,或知道将要分离时,该儿童会变得十分惊惶,会担心大人会遭遇不测,或有祸事发生以致不可再重聚;不肯上学;没有熟人陪伴下不睡觉;恶梦的内容多数与分离有关;不能独自留在熟悉的地方;时常抱怨身体不适 (例如头痛、胃痛、或呕吐)。恐惧症的症状则主要是对某些事物或情境表现过分恐惧;而回避这些事物或情境。至于社交焦虑症,患者主要是害怕面对陌生人,当需要接触陌生人时,会显得尴尬、害羞、或过度在乎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十分忧虑出席一些可能被人注意的场合;在某些社交场合显得非常紧张、沉默,渴望尽早离开。而广泛性焦虑症的症状则包括紧张不安、烦躁、容易疲倦、注意力无法集中、肌肉僵硬难以放松和失眠。患者随时随地容易感到焦虑不安,但是他并不清楚造成焦虑的原因,好像感到随时将有祸事发生。他们所忧虑和害怕的事物、情境或活动可十分广泛。
8. 造成焦虑症的原因是什么?
有些人与生俱来易产生焦虑。例如本身容易焦虑、紧张;或者有其他家族成员亦曾患上焦虑症。有时,焦虑症会随着某些「诱因」的出现而一触出发。这些「诱因」包括于应付不来的外在压力或生活转变,例如转校、功课压力、亲人患病或离异等等。亦有一些焦虑症是在患者经歷过一次心理创伤之后才开始出现的。而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心中有杞人忧天的悲观想法,常常担心祸事会发生,或者太刻意回避曾令自己不安的处境。患者的负面想法和逃避的行为模式,会令焦虑的症状继续维持下去。另外,误用药物或某些症病 (如内分泌失调) 都有可能促使焦虑症状的出现。
9. 如果我的孩子患上焦虑症,长大后他/她的情况将会怎样?
很多焦虑症患者会随着诱因的消失或减弱 (如渐渐适应了新学校),他们的病症会有明显改善,甚至完全康復。那些性情开朗、豁达、适应力强的人,他们痊癒得更快。
10. 如何治疗儿童及青少年的焦虑症?
如果家长察觉子女持续出现上述焦虑症的病症达四星期以上,而且已对他/她的日常生活,学习或社交造成负面影响,便应寻求专业协助。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学家,详细了解该儿童的病症与病因,然后定下适当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大致分心理辅导,行为训练和药物治疗三类。家庭成员的谅解,支持和协助亦是相当重要的。家长若明白治疗的重点,并在家中帮助子女,疗效自然会更加明显和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