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情绪失控时,孩子正悄悄建起心墙!

当我们与某个人相处时,如果总是感到自己一无是处、糟糕透顶,处于这种自卑和压抑的心理状态下,我们真的会愿意静下心来倾听对方的言语吗?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他的指导和教诲吗?我们的内心会自然而然地向他敞开怀抱吗?

相信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

不妨想象一下,当一个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时,如果他持续地感到自己毫无价值、糟糕至极,他又怎么可能真正听得进父母苦口婆心的劝导呢?

“因为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

这样的心理状态会让孩子的内心筑起一道无形的墙。当孩子的心灵之门紧紧关闭时,任何来自外界的引导和教诲都难以真正进入他的内心世界。

因此,新概念心理资深心理老师李云指出——关键在于父母首先要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和心智建立深度连接。当父母能够妥善地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与内在的自我达成和解与和谐,带着这份由内而外的平和与爱意去接近孩子时,神奇的变化就会发生。

在这种充满安全感的氛围中,孩子才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建立起良好的自我认同。只有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孩子才会真正愿意敞开心扉,接受父母的教导和指引。

著名存在主义治疗大师欧文·亚隆曾在他的著作中分享过一个自己做过的梦:

在梦中,他看到母亲从远处缓缓走来,他凝视着母亲,一遍又一遍地大声询问“妈妈,我做的这些你还满意吗?妈妈,我做的你还满意吗?妈妈,我做的一切你还满意吗?”

当读到这段文字时,不知文前的你作何感想,但这恰恰揭示了无数孩子内心共同的伤痛:“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总是如此焦虑、愤怒,是不是因为我还不够好?一定是我做得不够出色,如果我能够再优秀一些,你们就会感到快乐和满足。”

可见,很多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只盯着孩子不足的地方,却看不到孩子已经取得的进步和表现优异的地方。这种片面的关注方式,往往会在无形中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事实上,每个孩子,即便如今已为人父母的我们,内心深处也住着一个渴望被认可的小孩。或许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寻的,不过是希望得到父母真诚的肯定,渴望听到他们说:“看到你,我就感到安心、喜悦和骄傲。”

因此,衷心祝愿所有读到这篇文章的家长朋友们,不仅能够将这份充满爱与接纳的目光传递给自己的孩子,也能够将这份温暖传递给内心深处那个曾经渴望被理解的、童年的自己,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滋养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