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抑郁症,难道没有他自己的原因吗?

最近在浏览某乎时,看到一位家长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我女儿今年十六岁,在查出来抑郁症之前她一切都好好的,成绩优异,是非常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直到今年十一月初,她在学校里因为有道题没写出来,直接吞了三十多粒感冒药并且被送去洗胃。我才知道她有抑郁焦虑的倾向。

但我觉得她就是单纯地闹情绪啊?孩子她爸平常说话确实不中听,但也都是为了她好,她爸平常对我说话也是那副样子,也能把我气个半死,但是我觉得只要不听不就没问题了吗?

现在她想休学想逃学,啧啧啧,我看这就是厌学呗,于是我想让她在家里多帮我做点家务,这样对她也算是休息,但是她不仅不愿意还非要搞什么团建cosplay,我怎么看都感觉她抑郁症都是装出来的啊?

再说了,孩子得抑郁症难道就全是我们家长的问题了吗?孩子一点过错一点问题就没有了吗?难道不是她太脆弱太矫情了的缘故吗?

看完这位家长的提问和描述,不知道文前的你有什么想法?

其实,在我们接触过这么多孩子患抑郁症的家庭案例中,每当有孩子被诊断为抑郁症,不少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困惑与不解:“他/她明明一切都好,怎么突然就这样了?”甚至,有些家长还会质疑:“难道孩子就没有自己的原因吗?”

下面,我们就从青少年抑郁症、家庭教育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一、青少年抑郁症的多维成因

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强调,我们必须明确——抑郁症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涉及遗传、生物、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

1. 遗传因素

遗传在抑郁症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据统计,抑郁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罹患抑郁障碍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10倍,遗传度高达31%-42%。这意味着,即使家庭环境看似和谐,孩子仍有可能因为遗传因素而患上抑郁症。

2. 生物学因素

青少年时期,大脑正处于发育关键期,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的调节尤为重要。抑郁症患者往往存在神经递质功能异常,这可能导致他们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这种生理层面的变化,并非孩子能够自主控制的。

3. 心理因素

荣教授表示,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同样复杂多变。他们面临着自我认同的探索、人际关系的处理、学业压力的挑战等多重任务。性格内向、敏感多疑、过度自我批评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外界负面信息的影响,从而陷入抑郁情绪。

4. 社会与家庭因素

不可否认,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孩子心理健康有着深远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学业压力、校园欺凌等因素都可能诱发或加重孩子的抑郁症状。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责任都在外部环境,孩子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同样重要。

二、家庭教育的误区与反思

回到文章开头的案例,家长的困惑与不解,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抑郁症认识的不足以及对家庭教育的误区。

误区一:忽视孩子的内在感受

许多家长认为,只要物质条件满足、学习成绩优异,孩子就应该感到幸福。然而,孩子的内心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他们同样需要情感支持、理解和尊重。当孩子表达负面情绪时,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忽视或批评,无疑会加剧孩子的心理负担。

误区二:将抑郁症等同于闹情绪或矫情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而非简单的情绪问题。它有着明确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将抑郁症等同于闹情绪或矫情,不仅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也是对抑郁症这一疾病的误解。

误区三:强加个人意愿于孩子

家长希望孩子按照自己设定的轨迹成长,但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兴趣和梦想。强加个人意愿于孩子,不仅会剥夺他们的自主权,还可能引发反抗和抑郁情绪。

三、孩子抑郁了,家长该如何应对?

面对青少年抑郁症,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1. 增强对抑郁症的认识

首先,家长需要增强对抑郁症的认识,了解其成因、症状及治疗方法。只有真正理解抑郁症,才能给予孩子恰当的支持和帮助。

2.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家长应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多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同时,鼓励家庭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3. 关注孩子的内在需求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内在需求,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选择。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时,给予积极的引导和鼓励,而不是指责和批评。同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4.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出现抑郁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或心理咨询机构寻求专业帮助。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以帮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

5. 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参与一些能够培养抗压能力的活动,如户外运动、社交互动等。这些活动有助于孩子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最后,荣教授强调一点——抑郁症并非孩子的过错或矫情,它是一种疾病,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理解。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关爱。

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态度。在追求物质成功的同时,不要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只有真正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