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小住阿姨家,哥哥弟弟却住家里…如何把话说开 将心结打开?

亲子朝夕相处,自然会产生亲近、熟悉的安全感;如果孩子从小由家族亲人或保姆照顾长大,爸妈便无法和孩子建立亲密连结与默契,也不容易认同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习惯、脾气、个性,而产生排斥感。

她从小和阿姨住 哥哥弟弟却住家里

玉儿从小以为她称呼“阿姨”的人是“妈妈”,因为是阿姨照顾她的起居,两人也总是形影不离。有时,会有一位嗓门很大的年轻胖女人来探望她 都叫她“爱哭仔”。“那是你妈妈。”阿姨说。我的妈妈是这个人?不是阿姨吗?那爸爸呢?哦!爸爸就是偶尔来家里住、总是和气地对她微笑的男人。逐步弄清关系后,玉儿有一次随着爸妈回到长沙的家,才发现她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等她上小学前回到爸妈的家,磨难才真正开始。

“快 !快!快!不能迟到,不能迟到。”妈妈每天如此催促,但并不是针对玉儿,只是叮咛自己。妈妈在保险公司上班,每天赶着开早会,赶着见客户,总是匆匆忙忙的。哥哥、弟弟早已习惯妈妈的步调,唯独玉儿不清楚状况。

而且,妈妈总是叫她“爱哭仔”。“妈妈看到我就是一脸不高兴,也不叫我名字,还是叫我“爱哭仔”,连哥哥、弟弟也跟着这样乱叫,只有爸爸不会。有一天……” 在成长班上分享这段过去的玉儿,突然失控地大哭起来。

她印象非常深刻,那一天,妈妈骑着摩托车载她和弟弟到幼儿园,到达后,小弟一下车就飞奔进去,而没睡饱的她因为精神恍惚,动作稍慢了一些。结果,妈妈竟用力推她一把,并大声斥责:“还不赶快进去,爱哭仔。”

被块头不小的大人这么使劲一推,玉儿一时重心不稳,差点摔倒。“当时,我整个人立刻清醒。我感觉妈妈对我根本没有爱,就伤心得一路哭进教室。” 回想那一刻,她的委屈似乎尚未平息。为了打开心中的结,她勇敢地发问:“谢老师,妈妈为什么要那么大力推我?”“为什么妈妈不要我?”

其实,玉儿自己寻找过这个问题的答案。结婚前,她有一次主动和妈妈把话说开。当时妈妈已经退休,身体也有些病痛,她并没有多加责备,只是想问清楚自己被送到阿姨家的原因。然而,妈妈还是一副“错不在我”的模样,甚至责怪玉儿:“谁叫你小时候那么爱哭,你爸赚那一点钱怎么养家?我当然也要去上班,忙不过来,只好把你送到阿姨家。”

玉儿长久的心结不但没得解开,反而更纠结了。孩子多半都渴望父母以抚摸、搂抱或亲吻等动作,来表达关爱和疼惜。如果从小亲子之间欠缺肢体接触,还遭受父母言语、眼神和动作上的排斥,孩子的心灵将会留下深深的伤痕。

在子女尚年幼时,若爸妈少有机会与他们搂抱、对话、同睡或共游,就会觉得孩子好像是“别人家的”,怎么看都不顺眼,若孩子和主要照顾者关系紧密,排斥感就会更深。这种父母的潜意识恐惧是“怎么生出一个跟自己不亲的孩子?”有些人会以“没缘分”来解释,有些人则以“这孩子是来讨债的”来看待,结果亲子关系就越来越疏远。

父母若为了谋生必须与子女分隔两地,就要设法解开分离时的思念、补足欠缺的亲情。常见忙碌的年轻爸妈会把孩子交由长辈照顾,但休假日都会回到长辈家,一方面让长辈有机会休息,一方面也能和子女亲密互动。玉儿的妈妈一直不明白女儿要的是什么,其实,玉儿要的是:

1. 妈妈不要用“爱哭仔”称呼她。她是有名有姓的人,她渴望别人的称呼能带有尊重。

2. 在成长过程中,爸妈可以搂着她好好地说:“当时哥哥念幼稚园,弟弟刚出生,我们分身乏术,只好送你到阿姨家,但爸妈一样很爱你。”

3. 妈妈应该要想办法避免对她产生排斥感,要学着问自己——是否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同样是自己的骨肉,若养育方式不一致,要如何让孩子理解,而不会带着误会长大?

把话说开,才能把心结打开,曾有长辈问:“成年儿女为何很少回家探视?难道过去大家有什么嫌隙吗?”确实,儿女长大后各有家庭或工作忙碌,可能无法频繁往来,但也不至于不闻不问。若子女提及心痛往事,或者显现欲言又止的模样,就要给他们一个机会把话讲清楚。

亲子双方彷彿剥洋葱般,一层又一层地深入追溯、沟通,过程中,或许会愤怒,或许会悲伤,但唯有这样才能让真相大白,让误会化解,才不会像玉儿长久停留在“妈妈为何要用力把我推开”的不堪回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