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是不是病呢?该如何克服它?

拖延症是指我们在明知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不断地把计划好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拖延者通常会对开始或完成任何任务或决定感到焦虑,而将拖延作为应付焦虑的一种心理机制。

拖延症其实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拖延症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拖延症的常见症状包括:

·缺乏自信心:在平时工作中对自己没有信心,遇事有强烈的逃避心理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只要想而不做:对工作充满幻想、纸上谈兵,但迟迟不愿付诸行动,想和做永远不在一个层面。

·懒散:总感觉工作任务艰巨,暗示自己处理不了,不愿意积极面对,工作态度懒散、颓废。

·胆怯:胆小,处理问题胆怯,做事毛手毛脚,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十足的把握,每做一件事都给别人带来麻烦。

·缺乏干劲:不愿意花费力气去做事,分配任务时感到反感,能推就推。

·执行能力差:对于自己的任务总是不能很好地完成,经常应付了事。

如何判定是不是拖延?

在心理学中,有三个“标准”来界定拖延:

1.这种行为会阻碍你达到预期目标,它是没有必要的,仅仅是拖延完成任务。

2.拖延经常为患者带来压力、负罪感、降低效率、恐慌,以及其他人对你不能完成任务,不能尽责的不良评价。

3.会恶性循环,导致进一步的拖延行为。

对个人来说,轻微程度的拖延是正常的,当其开始阻碍你的正常工作,就需要认真对待它了。慢性或长期的拖延行为,暗示着潜在的心理及生理紊乱。

拖延症是不是病呢?

新概念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表示——严格意义上说,拖延症目前在世界上通用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中并没有这个疾病名称,从这个角度上说,它不是一种病。

但是,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事情总是拖延,把原定的计划不断地推迟,以至于影响到我们的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到达这种程度的话,那么它就是一种病。

荣教授认为,有拖延症的人普遍具有“过分追求完美”的特质,遇到事情很容易焦虑,尤其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任务和困难的时候,更容易产生焦虑,而“拖延”实际上是他们应对这种焦虑暂时的一种方法。

如何克服拖延症?

荣教授基于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层面提出了克服拖延症的一些建议。

·认知层面:要看清拖延行为运作的原理,改变自己拖延的思维习惯;

·情绪层面:训练意志力,即使面对不舒服的环境,也能按照原本的意愿执行;

·行为层面:确定方向,运用知识和策略,落实行动。

基于上述的“三层面”,我们可以从下面这4个步骤实现真正“化解”拖延症:

第一步:设定清晰具体明确的大目标,拆解为可以尝到甜头的小目标。

每一个目标拆解完成之后,可以根据目标的大小设定完成时间。有了截止deadline,就像事情有了锚点,人就会记住时间并不是无限的。

而当你完成第一个小目标时,你就不会再对这件事恐惧,就像一个“心锚”固定在心里,稳定而踏实。当你有过不去的坎时,想想这件事,就能给你带来无穷的力量。

第二步:运用“3-2-1倒计时心锚法”,建立自动式习惯。

人们有追求完美的心态,也有追求完美的习性。当你一旦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想要完成的冲动。所以,遇到任何事,定好了目标,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干一个开始。

在心理学上,这是一种建立应激反应的习惯。当大脑受到刺激,反射去做一件事,这是一种习惯的开始。“3-2-1倒计时心锚法”就是让你倒数3个数,这是一定条件,然后反射你去开始做事。反复练习几次就可以形成习惯,简单易学。

第三步:创造“真空式隔离环境”。

 我们都知道,环境会对人产生重要的影响。人越弱小的时候,环境对人的影响越大。所以,当你无法控制环境的时候,就要改变环境。

改变环境,从细微处着手,从小的改变形成习惯,再到大的改变。例如,在你学习或工作的时候,可以暂时关闭手机,电脑上也不要同步登陆微信和QQ等软件,或者把手机交给父母和朋友临时保管。只要把过去学习和工作的坏习惯暂时屏蔽,让大脑失去路径依赖,重新建立好的习惯依赖,就可以改变自己。这种改变环境的方式,是在破除ADD和执行障碍。

第四步:利用“小甜蜜”激励自己。 

激励可以使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人们的基因就是趋利避害的。当做一件事你能够获得利益,你就更有动力坚持下去;而当这件事给你带来痛苦的时候,你就会想办法逃避。

但由于有很多事情是需要长期做,并且短期没有反馈的时候,我们就要给自己设定短时激励反馈,勾引大脑爱上现在做的事。比如,在兔子前边放萝卜,兔子就会跟着走。其实,人的大脑就好比兔子,走一段路相当于完成一个目标,这样完成目标有利益,当然就愿意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