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可以在公开场合,看到一位妈妈在认真地、理性地教训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看上去可能只有3到4岁——你为什么说话不算话?这叫不守承诺,这叫撒谎,所以妈妈要批评你,你说对不对?孩子常常是一脸懵懂地看着妈妈,既委屈又愤怒。
大家来判断一下:这个妈妈是不是疯了?是不是丧失了理性?但是,她是以理性之名,来压迫自己的孩子,满足自己的情绪需要。
真正的理性是建立在真爱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对儿童青少年心理科学的认知技术上的,是建立在对人的尊重的基础上的。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家长嘴上头头是道,长篇大论,脑子里其实是一团浆糊。不光母亲,在厌学的孩子的家庭里,有太多这样脆弱的父亲,在用长篇大论,将不上学的孩子训斥一顿之后,扬长而去,把母子两人仍在那里,让孩子继续生活在对自己的厌恶之中,让母亲还背负着“不会教育”的恶名。只有真正的理性,才能推动健康感性的发展。很多功能失调的家庭中,都是感性泛滥,理性缺乏,导致家庭里也没有稳定的亲密情感的流动,孩子的自发性就无法浮现出来,就永远不会有学习和成长的动力。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过: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处理的并非是那种可以迅速加以修补的机械,而是易受影响、变幻不定、敏感的、恐惧的、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要处理他们的问题,我们必须具有深入的了解力,以及忍耐与爱的力量。
其中深入的理解力和忍耐,就是重要的理性成分;爱的力量,是理性的结果。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掌握两个基本原则:
1.关系原则
对于家庭里的其他成员,我们要把对方看成是独立的、自主的、完整的,和你不一样的人。他的想法可能和你不同,他的感受可能和你不同,他的逻辑可能比你更牛。所以,我们要以平等开放的态度去和对方建立关系,去认真保持足够尊重的去和对方沟通。不管他的年龄多大,而不是简单的控制对方,把对方看成是你对生活想象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家庭中,关系能够促进个体的发展,也能够吞噬个体的生命,阻碍个体的发展。
家庭的关系,在日常互动中加以体现,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我们在家过的每一天,重视和家庭成员说的每句话,关注家庭成员内在的情感的需要。家庭成员之间,如果能相互给予滋养,这个家庭才是温暖和健康的,如果是相互索取、相互否定,很快就会完蛋,而且是相互一起完蛋。
2.理性原则
有个妈妈曾这样描述,说咨询之后,孩子的情况非常好。她觉得,主要是爸爸对孩子的认知发生了改变。以前对孩子的很多行为,爸爸是不接纳的,现在就会接纳和理解了,在接纳的基础上,爸爸就会情绪好很多。接下来,爸爸和孩子的对话,就会更加柔和,更加有接纳性,更加有创造力。这是很多明显改变的家庭的共性。
好多家长在改变行为的过程中,一旦对孩子的认知改变了,后面就会非常顺利。当认知的改变一瞬间来临的时候,家长会觉得浑身通透、充满力量和慈爱的感觉。家长对孩子的认知改变,他自己的情感反应也随之改变。然后,他对孩子讲出来的话,就不同了。孩子听了之后的情绪反应也改变了,亲子之间就会从对抗变成亲密,就会发展出合作的可能性。所以,我们看到,认知的改变是核心。
在高速发展的现实世界,让家长们都忘却了对生命理性的思考,孩子们于是成为大人追求物欲的牺牲品。所以,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如果家长的爱的功能恢复,孩子就会改变。
我们经常说,要活出自我,要唤醒沉睡的生命力。但是,这种觉醒不会来自于父亲赚钱的工作中,也不会来自于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生活照顾中,也不会来自获得多少世俗的成就之中;这种觉醒只能来自家长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自己内心的关照,对心理知识的学习,对自己的反思,对他人的尊重;这种觉醒只能建立在对生命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我们的家长自己需要在理性指导下的生命的觉醒,才能学会真正的教育,才会允许我们的孩子活出自己的生命,拥有生命的热情和力量。与家长能给予孩子的理性之光相比,学业的成绩仅仅是蜡烛般的微光,不值一提。
此时,阅读本文的每一个家长,不妨自己好好想一想——你们准备好了走远路吗?你们在精神层面走得多远,孩子才能走得多远!
健康的孩子,是被父母的真爱浇灌出来的,拥有真爱的父母,应该是理性通透、感性顺畅、自己充满活力和梦想的人。每一个活出自己的孩子的背后,都有开放、理性、稳定、丰富内心的家长,请大家对照自省。
推荐阅读:改变孩子厌学的秘籍——获得稳定的亲密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