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所谓的明日复明日,是指不断把今天的事推到明天去,就是“拖延”拉丁文词源的字面含义。而在心理学范畴内,我们讨论的拖延,指的是人们那些主动选择的、不理性的、长期的拖延行为(Steel, 2007; Solomon & Rothblum, 1984)。也就是我们口中俗称的——拖延症。
什么是拖延症?
拖延症,是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表面上来看,拖延症是因为“懒”,或者不懂时间管理,但《拖延心理学》指出:“这些都不是拖延的根源,拖延症的本质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它最主要的成因是‘恐惧’,严格来说,拖延症算不上精神疾病”。
曾有研究表示,超过20%的人认为自己是慢性拖延者,对他们而言,拖延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拖延症是一种糟糕的应付机制。
拖延症代表一种自我调节的问题。拖延着并非是天生的。拖延症会摧毁工作场合和私人关系中的合作。
芝加哥德保罗大学心理学副教授约瑟夫,以及卡尔顿大学心理学副教授蒂莫西·米切尔是两名世界顶级拖延症专家,在一篇文章中,他们接受了采访。约瑟夫教授坚持认为,告诉拖延症患者去制定计划,就像是告诉那些慢性抑郁症患者要开心点一样。他们称拖延症者的类型不止一种。约瑟夫教授认为拖延症患者有三种基本类型。
01 惊险刺激型拖延者
这种类型的拖延者,是直到最后一分钟才去执行任务。不论何时面对多大的压力,他们都是以寻求惊险刺激为主,对他们而言,这就是拖延任务的充足原因。
02 逃避型拖延者
这种类型的拖延者,害怕他们行动所带来的后果,不论成败。不论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担心别人对他们的看法,他们宁愿让别人认为他们是缺乏努力和能力。
逃避型拖延者拖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缺乏技巧是最基本的拖延原因
如果你缺乏完成某项任务的技巧,自然而然就会避免这项任务。
②缺乏兴趣是拖延的另一个关键原因
如果一个人觉得这项工作太无聊,他或她或许会避免这个工作。
③缺乏动机是不参与这项任务的最常见原因
03 犹豫型拖延者
这种类型的拖延者有决定困难症。不做决定,能让拖延者免除任务所带来的责任。难以做决定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恐惧。很多时候,他们害怕决定所带来地后果。
一些理论称:要么是因为害怕失败,要么是害怕成功。对于一些人而言,宁愿说‘如果时间够,我能做得更好’,也不愿说‘我尽力了,可还是失败了’。这个原因所带来的结果是,保护自己不受那些感知真实失败可能的伤害。
完美主义常是害怕失败的弱点所在。或许,正是别人对他们的期许给他们制造了压力或是自己的对自己的期望。我们害怕毁了在别人中的完美形象,所以我们并没有真正考虑到拖延这些任务所带来的巨大反响。
硬币的另一面是害怕成功,害怕的并不是成功的本身,而是其后果。
或许你害怕如果这个项目成功了,别人会对你有更多的期望又或者成功会将你带到聚光灯下,这让你感到不适。这或许表明一种内在冲突。如果你的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水平绑定在一起,
那么你或许会不断的问自己,要足够好,还需要多努力。拖延或许意味着你如何应对压力,如何做的够好。
你是哪一种拖延者?如果你想解决拖延症,通常不需要药物治疗,通过心理治疗、催眠疗法和自我调整,改变认识、积极情绪和调节动机、增强自我效能感、发挥群体的作用,使得拖延症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