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在过去不愿走出来,是抑郁的表现吗?

过去的阴影,正悄悄偷走你当下的时光。

你是否经常在深夜翻看朋友圈、手机相册,反复回忆“如果当初……”?是否感觉对现在的一切都提不起兴趣?当这种状态持续萦绕心头,可能并不只是简单的怀旧,而可能是郁发出的警示信号。

《人民日报》曾这样诠释情绪与时间的关系:“如果你抑郁,说明你活在过去;如果你焦虑,说明你活在未来;如果你平静,才说明你活在当下。”

当我们长期沉浸在无法改变的过去,心灵便失去了当下的根基。

当然,偶尔怀念过往本是人之常情,但当这种状态持续超过2周并伴随以下症状时,就需要引起警惕了

·反复回想过去的错误或创伤事件;

·过度美化过往经历,认为“现在的一切都不如以前”;

·出现失眠、食欲改变、兴趣减退等躯体反应;

·产生“要是能回到过去就好了”的逃避心理。

这种状态称为“反刍思维”——就像牛反复咀嚼食物一样,我们不断在脑中重演过去的负面事件,陷入自责和懊悔的循环。这种思维模式会加重心理负担,甚至将人拖入抑郁深渊。

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指出,抑郁之所以会把人困在过去,主要是有以下这几方面原因:

1.心理创伤未愈合

重大生活变故如亲人离世、失业、离婚等引发的创伤反应,会让人通过回忆过去寻求心理慰藉。而童年经历异常者更容易形成回避型应对机制,这在回避型人格障碍中尤为常见。

2.生理机制改变

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大脑内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会导致认知功能扭曲。海马体体积缩小影响记忆加工,使患者过度美化过往经历。

3.现实压力过大

快节奏生活带来的持续压力是重要诱因。工作强度超标、人际关系紧张等会促使大脑启动心理防御机制。有研究发现,35-50岁中年群体因此产生时代疏离感的比例达27%。

当陷入回忆泥沼,甚至被抑郁所折磨时,传统谈话方式的心理咨询效果有限,但催眠疗法为此提供了新路径。尤其对于轻度至中度抑郁症患者,它能直接作用于潜意识层面,修正错误的认知观念。

荣新奇教授表示,在专业催眠师的引导下,疗愈过程能:

→帮助患者深度放松身心,减轻情绪压力;

→探索和解决潜意识中的根源问题;

→改变消极认知模式,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改善睡眠质量、减轻焦虑情绪、提高心理素质。

例如,一位30岁的女士在失业后陷入深度焦虑和不安,通过荣新奇教授的催眠疗愈,她发现自己的心理症结源于童年时期的家庭虐待阴影。在潜意识层面重新解读这些记忆后,她逐步学会停止自我否定,最终找回生活掌控感。

荣新奇教授团队的整合式催眠疗法强调“仁心爱人,智慧做人”的理念,通过20余年的实践总结,将催眠技术发展为科学系统的疗愈工具,已帮助上万名来访者走出心理困境。

过去的意义,是让你带着经验走向未来,而非成为困住你的迷宫。

弗洛伊德在《哀伤与忧郁症》中指出——抑郁是对丧失的反应。但真正的疗愈不在于回到没有痛苦的过去,而在于接纳并重新诠释那些经历。

如果您或亲友长期陷入负面情绪或抑郁的困扰,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治疗很重要。关注我们,预约咨询,带您走出情绪迷宫,重获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