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复发,该怎么治疗?

近期,有一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找到我们,寻求帮助。

经过访谈了解到,患者在确诊双相情感障碍后,因药物的副作用太大就私自停药,大概有半年时间左右。近期也没有什么刺激和压力,但就是一到下午,他就心情低落、容易哭泣,然后一到晚上有时睡着后就会突然醒了,特别兴奋,就是又困又亢奋的感觉。他很担心自己的双相障碍会不会复发,所以找到我们寻求帮助。

其实,双相情感障碍作为一种复杂的心境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常常伴随着复发的风险。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双相情感障碍复发,该怎么治疗?”这一问题,希望能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帮助。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双相障碍”或“躁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心理疾病,其特点在于躁狂和抑郁两种情绪状态的交替出现。这种交替不仅让患者经历从云端跌落谷底的极端情绪波动,更可能对其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尤为令人担忧的是,双相情感障碍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据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生活事件、环境压力以及不恰当的治疗方式都可能是复发的诱因。

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强调——面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复发,科学、全面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这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等多方面措施。

1. 药物治疗:稳定情绪的基础

药物治疗是双相情感障碍复发后的首选方案。常用的药物包括情绪稳定剂(如丙戊酸盐、碳酸锂、拉莫三嗪等)、抗抑郁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这些药物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减少躁狂和抑郁的发作频率及严重程度。但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以免加重病情。

2. 心理治疗:打开心门的钥匙

心理治疗在双相情感障碍的复发管理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催眠疗法、家庭治疗及人际关系疗法等,都是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这些方法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处理负面情绪、改变不良认知模式、增强社会功能等途径,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特别是认知行为治疗,它强调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方式来影响其行为和情绪,对于预防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3. 生活方式调整:巩固疗效的关键

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外,患者还需要从生活方式入手进行调整,以巩固治疗效果。这包括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均衡的饮食结构、适量的身体锻炼以及避免过度压力等。规律的作息有助于调节身体的生物钟,减少情绪波动;健康饮食则能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适度运动则可以促进内啡肽的分泌,有助于提升情绪状态。此外,患者还应学会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身心,以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荣教授认为,双相情感障碍的复发并非无迹可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患者的性格特征、应对方式以及环境因素都可能在其中发挥作用

例如,性格偏向胆怯、安全感缺失、不自信的患者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而复发;而长期经历高频率负性刺激事件(如失业、失恋等)的患者也更容易出现病情波动。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关注患者的症状表现外,还需要深入了解其内心世界和生活背景,以便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来进一步说明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的治疗之路:

某患者五年前从中度抑郁转为双相情感障碍,他花了三年多的时间看医生,各种抗抑郁药物往嘴里塞。失眠特别严重,每天一两点才能睡着,到五六点就会醒,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睁眼就想哭,只要可以不出门,只躺在床上苟延残喘。

他在经历了多次复发后,最终在家人的劝导和支持,以及医生的专业指导下采取了综合治疗措施——他按时服药、定期复诊、积极参与心理治疗并努力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情绪变得更加稳定,与家人的关系也有所改善。

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了科学治疗对于双相情感障碍复发患者的重要性。

最后,荣教授表示,即使双相障碍出现复发,只要当事人不放弃,认识到病情有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的不同阶段,复发时配合治疗;改善明显之后,坚持有益心理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运动、正念等,保障自己良好的心情、心态,能够提高心理自我调节能力,降低复发风险,让自己的生活质量稳步提升,降低双相障碍的负面影响。

另外,作为患者及其家属,我们需要做的是了解疾病、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坚持治疗并配合专业人士的指导。同时,我们还应学会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寻求社会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抵御双相情感障碍的侵袭,回归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