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抑郁了,却感觉释然了,甚至很开心?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逐渐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近日,我们收到了一位网友的提问:“今天测出来我抑郁了,同时有强迫症、焦虑症等,但是为什么看着报告我有一种释然了的感觉?”这个问题既复杂又深刻,它触及了抑郁症患者内心深处复杂的心境变化与心理机制。

下面,我们将从抑郁症的成因、症状表现、心境体验以及心理学等角度,来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这一现象,并给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主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减退、思维迟缓、自责自罪、睡眠障碍

抑郁症的成因复杂多样,涉及遗传、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遗传学研究发现,有家族遗传史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较高;生理上,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失衡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心理上,长期压力、创伤事件、不良认知模式等均可诱发或加重抑郁症状;社会因素方面,缺乏社会支持、人际关系紧张等也是抑郁症的重要诱因。

对于许多抑郁症患者而言,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的重压之下,他们往往感到无助、绝望,仿佛被黑暗笼罩。然而,当面对诊断报告的那一刻,部分患者却会感到一种莫名的释然,甚至短暂的开心。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感反应,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心理学意义。

为什么这么说呢?可能有以下这几方面的原因:

1.确认与接纳:由于社会和他人经常会对抑郁症患者产生误解和批判,导致抑郁症患者长期处于一种自我怀疑与否认的状态中,他们可能对自己的情绪状态感到困惑,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生病了。当诊断报告明确告知他们患有抑郁症时,这种不确定性被打破,他们开始接纳自己的真实状况,从而感受到一种解脱和释然。

2.希望与期待:诊断也意味着治疗的开始。对于许多患者来说,获得专业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新的希望。他们开始期待通过治疗改善自己的状况,这种积极的预期往往能够带来短暂的愉悦感。

3.情绪的反弹性:情绪并非一成不变,它会在不同的情境下产生波动。在经历长时间的压抑后,即使面对负面消息,人的情绪也可能因为“触底反弹”而暂时上升。这种情绪上的波动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但并不代表真正的康复。

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表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抑郁症患者的这种“释然感”与认知重构、情绪调节等心理过程密切相关。

1.认知重构:抑郁症患者往往存在负性认知偏差,即过度关注负面信息,忽视积极面。面对诊断,部分患者开始尝试从新的角度审视自己的问题,进行认知重构,比如将抑郁症视为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而非个人缺陷或失败。这种认知上的转变有助于减轻心理负担,带来释然感。

2.情绪调节:情绪调节能力在抑郁症患者中普遍受损。然而,在特定情境下,如面对重大生活事件(如确诊抑郁症),个体可能会暂时调动剩余的情绪调节资源,以应对当前的挑战。这种情绪调节的努力虽然短暂且可能不够充分,但足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情绪体验。

因此,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面对诊断后的释然感虽然值得珍惜,但不应忽视后续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为您提供帮助:

1.积极寻求专业治疗: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需要专业的医疗干预。请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接受心理治疗等,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2.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同时,可以加入抑郁症患者支持团体,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力量和启示。

3.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改善身心健康。尝试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上,以丰富生活内容,提升生活质量。

4.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虽然抑郁症的治疗过程可能充满挑战,但请保持信心和耐心。相信通过努力,自己一定能够走出阴霾,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希望文前的你能够明白——抑郁症并不可怕,它只是一种需要被正确认识和治疗的心理疾病。

面对抑郁症,不光是患者自己,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勇气、智慧和坚持,才能摆脱抑郁症的折磨,重回正常、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