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分离性焦虑症有哪些表现?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北大学子“王猛”发布的万字长文吗?

“王猛”在文中抨击成长过程中,父母、大姨二姨、父辈亲友对他的伤害。此次事件引发了大规模的评论,大家纷纷表示自己的父母有类似文中的行为。

我们能看到中国家庭中常见的一种“情感忽视”,同时我们也真实地看到经历了情感忽视的孩子,即便聪明如北大学子王猛,长大后同样出现了一系列心理问题。

那么,曾经历过情感忽视的孩子,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呢?“被忽视的孩子们”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① 情感空虚

空虚感本身不是一种病,更像是一种不适感觉,一种时有时无、无法满足的缺失感。

②反依赖

反依赖与依赖正好相反,它表现为恐惧依赖他人,在依赖他人时会感到非常得不适。

如果一个人生活得小心翼翼,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支持和关心,就要怀疑他可能存在这种反依赖恐惧心理。

③不切实际地自我评价

即通常不能准确地评价自己的能力。比如,不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很难确定自己的才能;过度强调自己的弱点等。

④对自己毫无同情,对他人满怀同情 

他们容易原谅别人的弱点缺陷,对自己往往吹毛求疵。会是个善于倾听的人,朋友们经常向其诉说困难,但自己却很难开口向其他人分享自己的问题。

⑤自我约束能力差

经历过情感忽视,尤其是放纵型父母的忽视,成年后很容易觉得自己很懒、拖延、很难守时、对生活的乏味感到无聊、自我约束能力差。

⑥述情障碍 

处理情感的能力包括感受、识别、管理以及表达情感的能力。经历过情感忽视的人,感到难过时表现为语塞、缄默,觉得没有词汇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常常会对人们(包括自己)的感觉和行为感到困惑。

忽视情感需求的父母在无形中给孩子传达着一种强烈而潜在的信息——你的感受不重要。

童年经历过情感忽视的人成年后也表现为情感缺失。他们成年后的生活会缺乏足够的情感,意识不到或者压抑自己的感受,从而使自己变得空虚、无法正确地看待自己、不知道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人和事是什么。

推荐阅读:“乖孩子”背后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