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心理障碍患者的家属长期接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家人对待患者的态度常呈现两种极端的态度。
一种是对患者非常的关心,几乎包办了患者生病期间的所有事物。另外一种则是批评指责患者,认为患者懒惰或者无能。这两种态度,均是高情感表达,是一种对待患者的不良态度,会造成患者的病情复发和加重。
一种态度,即非常关心患者,包办患者的所有事物,不让患者“操心”。
患者生病之后,家人会让患者少承担一些责任和义务,这没有问题。但是从康复的角度来看,需要用一些小技巧,比如假装身体不舒服,请患者帮忙,让患者一边治疗,一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点事情。比如家务劳动、运动锻炼、学习工作等等,依据患者的能力而定。
如果脱离开这些活动,非但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并且经常会造成一个痊愈的假象——即家人或者患者本人都认为病好了,但是一到实际生活或者工作学习中,却仍然不能胜任。
另外一种态度,即批评指责患者,认为患者懒惰或者无能。
其实,心理障碍患者的懒散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比如疾病本身的作用。抑郁症患者经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做任何事都没有动机,两者均为疾病的症状表现,非患者故意为之。
药物的副作用——某些抗抑郁药物具有镇静作用,导致患者早上起床晚。抗精神药物的镇静作用更强,同时还会有锥体外系反应等等,也会造成患者动作缓慢,活动能力下降。得病后认知功能下降,如注意力和记忆力均不如过去,影响了学习工作的能力。
针对表面懒散的患者,亲属的正确做法是将镇静作用强的药物放在晚上服用;注意力水平下降,可以练习自我疗愈、正念等方法,逐步改善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