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心理咨询都是按时间来收费,但有很多人认为:心理咨询应该按照效果来收费。对此,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有不少来访者会有这样的想法:现在心理咨询收费那么贵,需要的时间还比较久,关键是也不确定是否真的能够改善心理问题,为什么心理咨询不能有效果了再付费呢?或者先交咨询费也可以,但没有效果为什么也不能退费?我买个东西不满意还可以退货呢!为什么心理咨询就这么“霸道”了?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用两个例子来回答:你去餐厅吃饭,你能觉得好吃再付费,不好吃就不付钱吗?你去医院看病能有效再付款,无效就退款吗?但是今天,我们还是想和大家来好好聊一聊这个话题:为什么心理咨询不能按效果收费呢?
1.来访者付费心理咨询,实质上是购买心理咨询师的时间和服务
从消费的角度来说,心理咨询进行收费是因为心理咨询师(商家)付出了劳动、提供了商品(时间和咨询服务),而来访者购买了心理咨询师的时间、接受了心理咨询服务,因此要收费是合情合理合规的。仅仅凭借效果收费是不合理的,因为有没有效果,这是很难有客观标准的。如果本来有效果,来访者又不想付费,那么来访者也可以说心理咨询师的咨询服务没有效果,因此来访者不用付费。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来访者想要“白嫖”的心理咨询服务,是对心理咨询师没有最起码的尊重,不懂得关注他人的感受,这样的心理咨询,也不会有效果。有效的心理咨询,应当是首先双方互相尊重,然后才可能有效果。要求心理咨询后收费、有了效果再收费,这都是对心理咨询师进行道德绑架,用双重标准要求他人。别人付出了劳动,就理应付费,无论是否有效果。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这样的人,是否值得被帮助呢?
另外,当下国内一个合格、专业、正规的心理咨询师的培养,往往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的,包括:
①.学历教育:获得心理学相关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一般需要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心理咨询技术等课程。(4年起步)
②.职业培训:在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参加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试,一般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的考核。(国内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已于2017年取消,目前只有心理治疗师的证书,该证书的标准和难度更高)
③.实习和督导:在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书后,需要在专业机构或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习和督导,积累实践经验和接受专业指导。(持续接受督导,督导是需要付费的)
④.持续学习: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参加各种专业培训、研讨会和学术会议,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参加相关的培训、研讨会和会议,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金钱)
总体来说,培养一名合格、专业、正规的心理咨询师需要的时间,最起码4年起步、上不封顶,具体时间因个人情况而异。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这些成本的付出,心理咨询师给来访者提供咨询服务时,难道不应该收费吗?如果不收费,那么心理咨询师的这些成本如何弥补?难道要让他们在提供咨询服务时,自己承担这些成本吗?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荣教书也认为,培养一名合格、专业、正规的心理咨询师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而这些成本的付出,应该通过为来访者提供有偿的咨询服务来得到一定的补偿。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心理咨询行业的整体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来访者和社会。
2.心理咨询的效果往往不是立竿见影的
新概念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表示,一个人的心理问题的形成往往经历了长期的积累和演变,最终可能是由某一个应激因素引发的。但是,如果想疗愈好这个心理问题,就需要较长的时间和持续的努力才能慢慢解决。
即使在有效的心理咨询中,咨询效果的显现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按照效果付费,心理咨询师将面临“钱货两讫”的现实压力,这可能导致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过早地推销自己的服务。这种行为可能会破坏咨访关系的建立,从而影响咨询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3.心理咨询的效果也具有不确定性
荣教授表示,心理咨询不像平时感冒生病(躯体疾病)那样,通过规范的治疗和药物的服用,就可以很快看到疗效。因为这些躯体上的器质性疾病,已经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科学、严谨、系统的治疗流程和方法,而且人体的器官构造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因此只要确诊是哪种疾病,基本上都可以了解症状、归因、发展和治疗效果。
但是,心理咨询不一样,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都是精神层面上的问题,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血管、器官供专家解剖和研究,而且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专家学者对于各种心理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甚至对于很多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还不是完全了解,因为每个人的经历、环境、个人特质等等都不相同,所以很难将一种心理问题了解透彻,更别说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所有人的治疗方法。因此,这样看来,心理咨询的效果有着很大的个体性和不确定性。
荣教授还强调,不同的人对心理咨询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对同一心理咨询方法的反应也可能不同。如果按照效果付费,心理咨询师将面临难以预测的财务风险,这可能会促使他们选择更为“保险”的方式来应对这种不确定性,例如更多地关注症状的缓解而非个人的成长。
4.按效果收费也容易引起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纠纷和矛盾
荣教授认为,由于心理咨询的效果难以用客观的标准来衡量,可能会出现双方对“效果”的定义和程度产生分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如果来访者认为没有达到他自己预期的效果并拒绝支付费用,心理咨询师则可能感到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从而产生不满和矛盾。
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按效果收费不仅不能有效地激励心理咨询师提供更好的服务,反而可能破坏咨访关系的信任和合作基础。研究表明,当心理咨询师感知到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时,他们可能会降低对咨询效果的关注,转而更加关注如何赚取更多的费用。这可能会导致心理咨询师采取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如夸大疗效、过度承诺或忽视来访者的需求和感受等。
相反,如果采用按时长或次数付费的方式,心理咨询师可以更加专注于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而无需担忧治疗效果不佳导致的财务风险。这有助于维护咨访关系的信任和合作基础,使心理咨询师能够更加专注于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和实现个人成长。
综上所述,心理咨询按效果收费存在多方面的困境和问题。为了维护咨访关系的信任和合作基础,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并促进个人成长,心理咨询采用按时长或次数付费的方式是科学的、合理的。
荣教授表示,为了确保心理咨询的有效性,来访者和心理咨询师可以共同努力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来访者可以通过主动表达自己的问题和需求、积极参与咨询过程、认真遵守心理咨询师的建议等方式来促进咨询效果的提升。同时,心理咨询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通过深入了解来访者的背景和问题、制定个性化的咨询方案、关注咨询过程中的细节等方式来提高咨询效果。
总之,从多方角度来看,按时长或次数付费的方式是最适合当前心理咨询的付费方式之一。为了确保心理咨询的有效性并促进个人成长,需要来访者和心理咨询师的共同努力来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同时,也可以适当采取其他一些付费方式来促进心理咨询的发展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