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时,你会不会脑海里像过电影一样,不断回放白天发生的事,心里反复琢磨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越想越睡不着?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这其实就是精神内耗在作祟。
那精神内耗,是不是抑郁的“信号”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一聊。
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表示,精神内耗就是在自我控制的时候,需要消耗心理能量。要是能量不够了,我们就会陷入一种内耗状态,心里各种矛盾冲突不断。
【什么是精神内耗?】
精神内耗,听起来好像有点复杂,其实它就是我们心里的一种“自我消耗”。就好比你手里拿着一个遥控器,不停地在不同的频道之间切换,却找不到自己真正想看的节目。这种状态,会让你感到很累,但又说不上来具体累在哪里。
比如,你可能在做决定的时候,反复纠结,一个小选择都要想半天;或者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对过去的事情反复自责;甚至有时候,明明什么都没做,却感到特别疲惫。这些,其实都是精神内耗的表现。
【精神内耗和抑郁的区别】
抑郁症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情绪障碍,它的核心特征是持续的情绪低落,这种低落通常会持续两周以上,而且很难通过自己的力量缓解。
抑郁症患者不仅会感到情绪低落,还会对以前喜欢的事情失去兴趣,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甚至对未来感到绝望。而且,抑郁症还可能带来一些身体上的不适,比如失眠、食欲不振、体重变化等。
而精神内耗更多是和特定的情境相关。比如,你可能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或者和朋友闹了矛盾,才会陷入这种纠结的状态。
虽然也会感到焦虑和疲惫,但这种情绪通常不会持续太久,一旦压力缓解,情绪就会慢慢恢复。而且,精神内耗更多地表现为过度反思和纠结,而不是持续的情绪低落。
既然精神内耗和抑郁有这么多区别,为什么还会有人把它们混淆呢?是因为它们有一些相似的症状。而且,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关于抑郁症的信息,很多人在面对情绪问题的时候,会通过网络自我诊断。但因为缺乏专业知识,很容易就误判自己的情况。这就像是自己给自己看病,有时候会因为不了解病情而过度担心。
【如何应对精神内耗?】
·正确认识:精神内耗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而不是严重的心理疾病。
·减少不必要的纠结:学会接受不完美,不要在小事上过度纠结。
·设定小目标:将大任务分解为小目标,逐步完成,减少心理压力。
·情绪调节:通过运动、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
·寻求支持:和朋友、家人倾诉,获得情感支持。
如果精神内耗持续时间较长,且影响到日常生活,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我们“荣新奇心理工作室”拥有专业、完善的心理服务体系,主要采用“催眠疗法”,通过专业的评估与技术,帮助来访者调整负面思维模式、改善抑郁情绪。
精神内耗虽然会让人感到疲惫和焦虑,但它并不等同于抑郁症。通过正确认识精神内耗,学会缓解和预防,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不必要的焦虑。
当我们感到焦虑或疲惫的时候,不要过度自责,觉得自己有问题。接纳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我会慢慢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