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生活好像失去了色彩,每天起床不知道为了什么,工作、学习都没有动力,感觉自己就像个空壳,没有灵魂。
2016年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在《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的演讲中提到,一位高考状元在自杀未遂后说道:“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感觉到恐惧。19年来,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
徐凯文博士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面临着相似的精神危机: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
“我感到一切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好像生活在虚拟的世界中”
“对未来感到迷茫,不知道努力的方向”
价值中空、行尸走肉
......
空心病的表现为:对生活的无感、目标的缺失、情感的淡漠和自我认同的混乱。
在传统的抑郁症状之外,它伴随着强烈的孤独和无意义感。这种状态,就像在心灵的荒原中迷失,找不到自我和未来的方向。听起来很抽象,但其实,很多年轻人都有这种体验,就像心里有个大洞,怎么也填不满。
蛤蟆先生的心灵奇妙之旅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融合了童话色彩与心理治疗智慧的书中,用简单温馨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心理咨询的魔力。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以蛤蟆先生为主角,讲述了他从抑郁中觉醒,通过心理咨询重获新生的故事。
他本是一个快乐的家伙,突然之间却变得不快乐了。他不再出门,不再找朋友玩耍,甚至对曾经最喜欢的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朋友们关注到他的情绪后,建议他去见见苍鹭博士。
在苍鹭博士的引导下,蛤蟆先生开始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习区分“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在咨询过程中,就像园丁精心照料花园,蛤蟆先生一点点发现和理解自己。最后,一开始情绪低落的蛤蟆先生又充满了活力与自信。
心理咨询:你的心灵加油站
如果把人的心灵比作一辆车的话,有时候油箱空了,或者发动机出了点小问题,心理咨询就像是一个加油站,在个人成长的各个层面为你加油助力:
1.情绪支持与释放:在安全、非批判的环境中,帮助个体释放内心的压抑和困扰,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就像给心情“松绑”,让情绪得到健康的表达和释放;
2.认知与行为的调整:引导个体认识到自己消极的思维模式和不适应的行为,通过专业技巧和方法,帮助调整认知,改变行为模式,提升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
3.自我探索与成长:引导个体深入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自己的价值、兴趣和潜力,增强自我认同感,促进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
4.技能与策略学习:教授个体有效的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交往等技巧,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个体建立更加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心理咨询的最终目标,是帮助个体达到心理的平衡与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让每个人都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享受更加丰富、充实的生活。
最后,如果你正经历着内心的空虚与迷茫,仿佛生活失去了色彩和意义。这些感受,或许是“空心病”在轻声呼唤,提醒你需要一些特别的关爱与理解。
不妨像蛤蟆先生一样,勇敢地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它可能不像魔法,但它的效果,却能让你感受到真正的奇迹。让我们一起,从“空心”到“满心”,活出更真实、更快乐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