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刷短视频的孩子,往往是第一批在人生赛道上被淘汰的

前两天,我在网上冲浪时看到一句话:“沉迷刷短视频的孩子,往往是人生赛道上被淘汰的第一批。”相信很多父母看到这句话,应该都是比较心有感触的。

每位父母教育孩子方式都不同,但是文前身为父母的你,是否也曾选择用手机来敷衍、安慰、打发孩子?现在手机上网的成本太低,很多人不想照顾孩子,或者说美其名曰没有时间去照顾孩子,就给个手机,让小孩闭嘴,安安静静刷手机。
大家都知道,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富庶和平的国家中,但整个社会阶层还是分为三六九等的,不同社会阶层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那也是存在“天差地别”的。
比如说,高社会阶层的父母会发掘孩子的兴趣和潜力,让孩子从小学钢琴、学书法、学游泳……多让孩子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开阔视野;中产阶级也很卷,亲力亲为的陪伴孩子,带着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兴趣班、比赛;而那些没有耐心的家长,以及外出打工的父母,把孩子留在老人身边,他们的孩子往往喜欢捧着手机成天刷短视频、玩游戏。

新概念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强调,在孩子的成长阶段,是需要多多汲取营养的。然而,现在短视频的制作门槛几乎为零,视频的质量参差不齐,小孩子又没有筛选和分辨能力,只会看那些能吸引他们、能刺激他们的内容。
另外,现在短视频平台的大数据算法非常厉害,只要你喜欢看什么,平台就会自动推荐你喜欢看的类型视频给你看,小孩也逃不了这种平台算法。加上孩子还小,还没有形成正确、成熟的价值观,很容易被负面的、消极的视频内容所吸引。久而久之,孩子很容易就沉迷于这种负面短视频所带来的低质量的刺激。
所以,当孩子习惯于接受短暂而强烈的感官刺激,而无法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和专注力,他们就会成为人生赛道上第一批被淘汰的孩子。这很公平,你付出了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淘汰的总不能是爱看书、爱思考的人吧?

沉迷于刷短视频还容易让人养成一个坏习惯,就是低质且拙劣的模仿。短视频的平台有很多跟风模仿跳舞、做动作、演剧情,一个视频火了,然后大家争相模仿,这种是不需要花任何思考精力的,就是机械式的模仿和跟风。
换个角度来说,一些人喜欢看名著和纪录片,以及优秀的影视剧,虽然很长,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多,感官刺激可能也没有刷短视频那么高。但当这其中的一些有价值的信息缓慢灌输到你的大脑后,为了理清和吸收,你需要主动组织脉络、筛选信息,而这一过程就会引导你去思考,从而提升你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部分,但这也正是挑战与机遇所在。通过查阅资料、与他人讨论或请教专业人士,你将不断拓展知识面,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这个吸收过程对一个人在今后的处理学习、生活、工作的复杂事项中,都是很有好处的。而不是拙劣的模仿和跟风,也不是像大多数短视频那样,把一件事情掰开揉碎了讲,直接喂进你嘴里,完全不需要你主动去思考“为什么”。

最后,我们回到文章开始的话题——在日常生活中,想必大家也经常看到父母拿手机应付孩子的场景,甚至可能你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孩子一哭闹,家长就把手机拿出来,安抚他,让他不要哭、不要闹。
其实这样不好,尽管有些家长表示这是在安抚孩子,也满足了孩子的需求,给孩子一个宽容快乐的童年。但就像我上面说的那样,其实这是在毁了孩子的专注力,与此同时还摧毁了孩子还没有形成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可能此时文前的你已经为人父母了,又或者是将要成为父母了,希望大家能够反思和深思一下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千万不要毁了孩子,有些事情是没有挽回的余地的。